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第一届硅基负极材料创新研究与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07-08 浏览:2190

溧阳硅基负极材料会议首日报名参会单位超过50家(附50家名单)


123.gif


会议背景


我国在“十三五”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的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项目“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中提出:到 2020年,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 Wh/kg,循环寿命≥1500 次,成本≤0.8 元/Wh,安全性能达到国标要求。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202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期望达到350Wh/kg。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负极材料从石墨转变为硅基材料。硅具有最高的理论嵌锂容量(4200 mAh/g, 对应Li22Si5相 ),脱锂电位低(低于1.0V vs. Li+/Li),丰富的资源,较好的倍率特性,很早就开始获得关注。硅嵌锂后形成锂硅合金,体积逐渐膨胀,体积变化与可逆容量成正比,4200mAh/g对应的理论体积变化为320%,而实际电芯一般要求全生命周期膨胀率小于10%,甚至5%。因此硅负极实际容量受到电芯最大允许体积膨胀的制约。此外,大的体积变化导致颗粒容易粉化,极片容易从集流体脱落。暴露在电解液中的硅负极表面还不容易形成稳定的表面钝化膜(SEI),导致电池首周及每周库仑效率较低,全电池循环性能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在过去20年提出了多种技术解决手段,目前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在450mAh/g以下的碳包覆氧化亚硅、碳包覆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在循环性、倍率特性方面基本能满足应用要求,已开始小批量进入电动工具等市场。但450mAh/g以上的硅基负极材料应用还有很多技术挑战。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能否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满足各类应用的综合技术指标,突破关键工程放大技术,技术经济性超越石墨类负极,是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多个应用领域技术腾飞的关键。

有鉴于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提升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特别组织本次会议,讨论和交流硅基负极材料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纳米硅、氧化亚硅及其它形式的硅前躯体,不同微观结构和组成的硅基负极材料,前躯体及复合材料的高水平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硅负极应用匹配的电解液、导电添加剂、粘接剂、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各类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电芯的设计、制造、化成工艺、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硅负极材料及电芯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目前采用硅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的水平和未来可能的极限等问题。本次研讨会,将诚挚邀请硅基负极材料上下游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等共聚一堂、充分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切磋,以期实质性促进我国硅负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会议概况


【会议时间、地点】 

2017年12月5-6日 溧阳天目湖豪生大酒店

【主办单位】

石墨邦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A类项目“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组


科技部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项目组


江苏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李泓(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会议嘉宾

已接受邀请的演讲嘉宾(嘉宾,演讲题目持续增加)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  教授(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发进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夏永高  教授(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杨军  教授 (硅负极的材料设计与粘结剂选择)

北京大学——夏定国  教授(题目待定)  

清华大学——魏飞 教授(流化床法SiNx、SiOx碳负极材料制备与批量研究) 

清华大学 ——邱新平  教授(题目待定)

华南师范大学——侯贤华 教授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及应用)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任建国 研究院院长 (题目待定)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杨续来 研究院副院长 (硅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林建 研发副总裁(题目待定)

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甘朝伦 副总经理 (硅基锂离子电池体系电解液的研究)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刘萍 博士(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薄膜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江苏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刘柏男 技术总监(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天奈(镇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毛 鸥 副总裁(导电剂在硅基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的性能分析)

会议注册


2017年11月30日前缴费:1500元/人

                                 学生:500元/人

2017年11月30日后及现场缴费:2200元/人

                                         学生:600元/人

(学生代表需凭有效学生证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均可)

 会议在线报名及会议相关资料,请登录官方网站:www.shimobang.cn

账户信息:

户  名:石墨邦(北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济开发区宏达北路支行

账  号:0200059009200333671


组委会联系方式


参会、参展、广告及赞助事宜


联系人:刘冬华    

联系电话:13120372763  (微信同号)

                  010-57862234

邮      箱 :403736585@qq.com         

          

联系人:马路阳    

联系电话:18501385755(微信同号)

                  010-57862234

邮       箱: 258048535@qq.com 



已报名参会单位


  • 中科院物理所

  • 中科院化学所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南京航空大学

  • 上海大学

  • 河南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山西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中科院过程所

  • 太原理工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天奈(镇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中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四川创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博亿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丰镇市新成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中联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江西纳宇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瓦克化学

  • 深圳科创粉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青岛中科育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热门资讯更多

联系我们

  • 地址:新乡县黄河大道与宏业大道交叉口向西900米
  • 电话:0373-2634666 2634777
  • 邮箱:ruimignik@163.com
  • 网址:http://www.hnrmnk.com

技术业务咨询电话:

18503732957

官方服务号

备案号:豫ICP备17032441号-3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2022 超声波振动筛_圆形振动筛_电池负极材料振动筛_河南瑞明尼克筛分机械有限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72102000603号

首页 电话 咨询 TOP